close

學校裡一個認識的女生不知道什麼原因,從床上摔了下來,傷了腿,在醫院看了好久花了一些錢,回到學校的她去哪裡都一瘸一拐,讓人心疼。

因為摔傷,她考研的準備工作被耽誤了很久,別人兩分鐘就能飛到教室,她磨磨蹭蹭要一個多小時,那些體測之類的東西也都無法做,心情差到極點。

 

某次在路上看見她吃力的背影很心疼,便走上前攙扶她,卻發現她拼命往前走的時候臉上掛滿了淚,我趕快拿紙給她擦擦並安慰她。

她說,摔傷這件事還沒有跟家里人說,一個人默默承受著,在這段大家都在拼命的日子裡,並沒有誰有時間和她在路上慢慢悠悠,一個人又疼又難過,卻沒得選擇。

 

 

 

我吃了一驚:「這麼大的事都沒和家里人說啊,你真的很堅強。」

 

仔細想想,我們和她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:

 

對父母報喜不報憂,自己在外面被欺負被冤枉背黑鍋甚至是受傷生病,不都是和父母保密的嗎,每次在電話裡都嘻嘻哈哈的樣子,彷彿自己的日子云淡風輕,歲月靜好。

 

 

·

 

 

前段時間自己生病很難受,沒有忍住發個朋友圈說好想要一個男朋友,孤立無援的時候還有他可以靠一靠,有些朋友給我留言安慰,心情好了很多,我卻依然屏蔽了父母和親戚。

爸爸也玩微信,因此自己開心的動態都會讓他看見,讓他安心,一團糟的時候總是屏蔽​​他,他為了養家已經精疲力盡,我不想再讓他憂心。

 

長大後,選擇性閉嘴是每一個離家在外的孩子做的最默契的事情,能自己抗住的就不到處宣揚了,不給別人添麻煩是成人最基本的要求,不讓父母操心,是孝順的第一步。

 

喜歡一句話:「生若直木,不語斧鑿。」意思是,長成了一棵很直的樹木,卻不去炫耀自己受過的傷害和痛苦。

我想做一棵直木,不去炫耀自己受過的傷害和痛苦,讓別人誇獎我,更不想讓愛我的人擔心我。

兒行千里母擔憂,遙遠的父母看不見我們,這種茫然會加劇她的擔憂,可能你只顧著哭訴,卻不知道家裡的父母早已經寢食難安。

 

 

·

 

 

選擇性閉嘴,並不僅僅是不再向親人訴說自己小小的困難,還包括收斂住自己對別人生活方式的評價。

 

畢業在即,某個朋友除了吃飯睡覺外,追劇追星是她唯一的生活,每天跟我說的話題都是關於某個明星的雞毛蒜皮,他的綜藝、他的行程、他的熱搜和話題裡粉絲的撕逼,聽得我腦袋都要炸了。

我不喜歡這樣的行為,卻並沒有要劃清界限。

我對那個明星的事情一點也不感興趣,卻也沒有讓她住嘴,偶爾走路無聊的時候還會靜靜地聽著她講,甚至還會嗯嗯的回應一聲。

 

 

她和我講過自己父母掙錢的不易,卻還是買了好幾本厚厚的明星的雜誌,即使那本雜誌只有封面有他,裡面的內容和此明星並沒有什麼關係。

我無法苟同她的做法,卻並沒有站在道德的製高點去指責什麼。

即使我們是朋友,仍然是兩個獨立的個體,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,別人無權干涉和評價,畢竟我也把自己的生活過的一團糟。

 

另一個朋友提到雜誌這件事,說:「買雜誌還不如買點實用的呢。」

然後我們兩個相視一笑:「停,不評價別人,有些話可以說,有些話永遠不必說。」

 

擇性閉嘴不是世故,不是圓滑,而是一種做人的基本素質。

 

就像電影《乘風破浪》裡面說的那樣:「你有權保持沉默,但你沒權扯淡。」

 

 

·

 

 

孩子之所以莽撞,是因為不懂事,而成年人之所以成熟,在於尺度二字。

 

可以評價,但話不會說滿說透,可以沖動但還是有所顧及。

 

韓寒關於分寸、尺度、底線有過這樣一句話:「如果熱血,沒灑對地方就會變成雞血,如果奉旨,演過了頭就會被千夫所指。」

實際上,地表上的光鮮,地底下的不堪,正是我們周圍很多東西的縮影,我們明白卻並不一定都要說出來。

那個無話不談的人可能等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,還以為自己是為別人好。

 

說的多了就容易露餡,所以人兩年學說話,卻要用一輩子來學閉嘴。

 

 

毛不易在《像我這樣的人》裡唱到:

「像我這樣懦弱的人,凡事都要留幾分。」

 

在我看來,這並不是懦弱,而是智慧、成熟有分寸,把事情做絕了,就沒有挽回的餘地了。

我們都譏笑過那個把所有首飾都戴在身上的貴婦,現在我卻發現自己成了一個把所有玩具都抱在手裡的孩子,不同的是,她迷失於珠寶,我迷失於玩具,相同的是,我們都迷失了自己。

 

能夠理解自己,為什麼不能理解別人?

 

即使理解不了,也要學會把握分寸,選擇性閉嘴。

 

 

文 | 洋氣雜貨店

(如侵權請告知刪除,感謝。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A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